3000万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2009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慕盼晴 0小时前 :

    套了一个壳,本身还是山田导演擅长的温暖细腻、潺潺流水。母亲、儿子、女儿、弟弟……这一回中心人物是一个家庭的主体——男人,他是丈夫,是父亲,是爷爷(外公)。喜欢山田洋次的人,都知道,90高龄的他,也正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且看且珍惜!令我觉得遗憾的是,男一、女二,这俩重要角色的出演人选或许可以再斟酌。

  • 元谷槐 4小时前 :

    每一个镜头之间,都有神灵寄宿其间,这就是电影之神。

  • 文诗蕊 0小时前 :

    看的特别感动。细雨中的告白、9年前的重逢、病床前的哭泣都处理得非常出色。山田洋次对电影、对人生、对每个人都怀着赤子般的热忱。当片场中的所有人屏息凝神,打响场记板的刹那,对于电影人来讲是难以言说的神圣和向往。暮年的山田洋次把自己想说的和想做的都塞进了结尾。为这位对电影充满敬畏心的前辈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 左天蓝 6小时前 :

    老年组故事细腻度优于青年组,青年组的爱情线太薄,仅寺新完成度高,男女主火花不足,刻画不够,淑子的颜值高得衬托大明星桂圆子就普通了。寺新更像真男主,“电影之神”都由他点题,也完成了开影院的梦想,与圆山一生为友,又不越雷池一步,人生得此知己足矣。

  • 吉阳 4小时前 :

    诶虽然很喜欢导演和演员,但是确实老套甚至平庸诶,一些可爱的小火花也因为是信手拈来而显得没那么珍贵?导演代入了太多个人意志吧,对小津们的讨论其实还蛮别扭的。

  • 夙幻香 1小时前 :

    3.5/5

  • 康运 8小时前 :

    昨天刚好看了《倒数时刻》,今天就看到《电影之神》。两部都是在拍有才华的创作者,前者是失败失败失败然后坚持,后者是失败然后放弃。

  • 俊芃 7小时前 :

    SummerIFF2021@英皇iSQUARE 男主角年轻时期和老年时期的人设的割裂感有点严重(男二倒还好),剧情拼凑感也很强,东扯一点西扯一点,此外剧情上男二还有喧宾夺主之嫌。/本片最好看的部分其实是男主年轻时在片场的故事以及对于拍电影的感悟,但是这部分的情节太少了。/结局雷人,看起来就像好女孩淑子反倒被讽刺和男主是假面夫妻,女演员园子反而是男主的真爱?(如果想表达电影是男主的真爱,大可不必用这种会导致错误解读的手法。)

  • 施梦之 0小时前 :

    纪念性质选大于电影本身,故事有点拉胯,无法撑起人物的情感,最终只能得到“渣男”一枚。

  • 彩寒 5小时前 :

    沉迷于自我感动的导演让人只想把基顿的福尔摩斯二世再看一遍。景子演得不错,声音非常有韵味,永野太像小遥了,日本人喜欢的演员几乎都是一个模版。

  • 刑诗霜 1小时前 :

    #BJIFF2021 山田洋次从助理做起,剧本投稿参赛得了第一名,赢了奖金,从此一路顺风顺水名扬天下。电影主人公像是导演在平行世界的影子,不过是个失败版。导演对失败者给予了并不廉价的温柔和同情,这是山田一贯的最可宝贵处。北川景子昭和明星的扮相真美,但和原节子比起来仍差得远啊。

  • 函白莲 7小时前 :

    一秒钟的电影胶片放进相机里,可以拍12张照片」「一个一个的镜头里,寄宿着神灵,那是电影之神」

  • 巢山菡 9小时前 :

    ps不要心疼别人,有那闲工夫先心疼自己吧

  • 喆天 3小时前 :

    命题作文,好看是好看,迷影梗、泪点、笑点这些都拿捏到位了,但结局实在喜欢不起来,不负责任的大男子与勤勉耐劳的小媳妇,最后的和解是自私的

  • 嘉安柏 9小时前 :

    爱一个人也好,执着一件事也好,都是做也后悔,不做也后悔,反正一生中只能选择一种方式来后悔。

  • 夹谷慧丽 9小时前 :

    BJIFF2021# 6.5+1 在电影节的资料馆观看因影迷齐聚有很大的情绪加成,年逾九旬的山田洋次导演对自己松竹生涯深情回望,以一种直白的,复古的表达手法呈现出来。从只有副导自己知道的女主瞳孔反射穿帮入画,到《东京物语》将他的魂灵从影厅带走,电影的一帧一画寄宿着神明。虽然现实线平庸且爱情表述早已过时被反,迷影和生活爱情线仿佛两个水准,但观影时仍觉影楼梦好,易附深情。

  • 帆彬 6小时前 :

    老式但朴素的愿望。结尾。开罗紫玫瑰和小津捏他。几次老年现实切年轻回忆可太犯规了。“我要给他幸福!”“谁TM管你们说什么台词,老子要拍海浪!”没想到听岩代太郎的许愿实现在这部上了…@bjiff

  • 保冰菱 9小时前 :

    不管到底是出水宏还是清水宏,不管是小田还是小津,不管是原节子还是桂圆子,松竹的电影始终是扎根于生活的,而卓别林和基顿又代表了另一种梦想。

  • 户晓旋 4小时前 :

    人生如此残酷,神采奕奕的年轻人转眼就老了,五味杂陈。相比于明着引用的几部电影,我觉得本片的主题更多地是在化用只提了一嘴的《生活多美好》,看似是励志片实则是爱情片,男主生命中最大的礼物都是那个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好姑娘。最后还是感慨一句,这部片的特写拍得真他妈的好。

  • 干秋白 7小时前 :

    @川越スカラ座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