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The story is set in the south of the ex-USSR, in Crimea. The characters are outcasts. Their hostility to society makes them want to flee both the law and themselves. Their flight becomes a journey that leads to an inevitable clash with the world, which they can neither change nor rebuild as they see fit.

评论:

  • 刁光济 4小时前 :

    导演剪辑版,第一看这么平庸的人物传记片,只能说意义大于剧作本身。

  • 尉迟梦寒 5小时前 :

    作为她的第一部(希望不是唯一一部)传记,这样的取舍也能理解。对我来说,梅艳芳不仅是个艺人,也是个艺术家,更是个伟大的女性,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她,向她学习。而这点,这部电影也做到了,希望这部电影卖得好些。

  • 年帝 7小时前 :

    多经典的歌后,一刹眼已走。颀长的身形、百变的造型、醇厚的嗓音,梅姑担得起一句“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电影虽然采用了最为保险的平铺直叙,但台词缠绵悱恻,众多配角的弧光交相辉映。人情味的倾注,使得电影的情感脉络和梅姑的音乐风格相吻合——慢节奏时讲述唏嘘,快节奏时表达反叛。从技术角度来看,镜头语言比较纯熟,框架构图、背影特写和镜面视角都运用得恰到好处。而《梅艳芳》作为一部明星传记片,不止用2.5小时的体量凝炼了天后的生平,还完成了香港社会变迁的侧写。当年的SARS摧折经济,人人自危,如今的新冠疫情侵袭全球,阴翳笼罩,同类悲剧跨越时空形成了残酷互文。年月变幻,世事莫测,人总是容易被流离失所的孤独打倒。正因此,毕生都在传递归属感的梅姑,必然被时代铭记。

  • 宋博敏 0小时前 :

    2004年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有一个特殊奖项——演艺光辉永恒大奖,获奖者有两位,分别是梅艳芳和张国荣。

  • 天辰锟 0小时前 :

    太浅薄了,连梅艳芳为什么是梅艳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女主确实有几分像情绪爆发点也能不拖后腿,但眼神里没内容,演演二十多岁的梅姐还可以,岁月完全没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 南茂德 7小时前 :

    五味杂陈,不知道如何评价。作为一个梅迷,我很荣幸自己真心喜欢过你。

  • 仍永新 9小时前 :

    王丹妮太嫩了,气质也软得很,前半部分还成,90年以后越发撑不起来。虽然我哭了,但那是因为又听到看到了Anita,所有在影厅里流的眼泪都只是因为那段已经回不去的时代和已经离开的人。而我都不是她的歌迷,如果我是的话,日本那段看完应该会生气。所有跟哥哥有关的段落,除了对着香江鞠躬那一下以外,都很不行,尤其03年那部分。刨去那些不能说的,剩下能说的也绝不应该写成这样的流水账,说到底就是不会讲故事。太遗憾了。

  • 帆怡 5小时前 :

    高烧看梅艳芳感动到好几次哽咽..永远的梅姐

  • 卫小南 0小时前 :

    慢歌唱唏嘘 快歌唱反叛 梅艳芳传记拍的是香港 拥有璀璨的舞台最大梦想是平淡 人的缥缈虚无与遗憾才另倔强抓紧与珍惜变得一样永恒 ps看的导演剪辑版,最后的舞台诠释得最好 情感生活篇幅略长且过于美化

  • 局凡双 6小时前 :

    万达影城(五角场店)杜比影厅

  • 全安怡 5小时前 :

    我会记住梅艳芳,但大概不会记住《梅艳芳》

  • 岚珠 2小时前 :

    王丹妮演年轻时期还过得去,但到了中后期,一点没演出大姐大的豪爽侠气。整体叙述也过于流水账了,又太小心翼翼。过多引用资料画面,过于取巧,也拉低了电影质感,能不能学学《波西米亚狂想曲》,完美复制的演出现场让人热血沸腾。情怀加持三星吧。

  • 容余妍 8小时前 :

    古仔还是古仔,千fa还是千fa,就只有林家栋演成了黎老板。 其余的我注意力全被两姐妹牵手唱歌背景写着那个大大的“囍”吸引了…

  • 俊采 0小时前 :

    4.0分。这部电影在类型上是一个奇怪的混搭物:它拍的是梅艳芳的故事,也找到了一个还算合适的演员来演她,可演员演着演着,突然就插进来一段梅艳芳本人的影像资料,于是你难以判断它究竟算纪录片,还是剧情片。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当我看着王丹妮的表演试图相信她就是梅艳芳时,真正的梅艳芳出现了——且往往在动情/煽情时出现,这是在干嘛?这不就是在提醒我正努力共情的梅艳芳是假的吗?电影是假的,但情感必须是真的,亲手摧毁自己的虚构,说明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相信。关于这部电影在技术上有多糟糕,只需要一个例子就能说明:王丹妮在泰国决心离开杨祐宁的那场戏,她下车,转身离开,面无表情,杨祐宁在身后注视着她的背影…我勒个去,真是巧了,我大学里的某次学生作业就这么拍的,简直一模一样!那个作业我至今不敢回放,因为连我自己都觉得太尬了。

  • 卫姗姗 3小时前 :

    那个,找不到适合的演员,可以不拍某个角色的……

  • 乐依薇 3小时前 :

    6.5/10 传记片本身就带有一种对人物“去传奇化”的效应,而对于有些人的故事来说,平铺直叙地展现当年的信息,最终不免沦为八卦小报专栏collage。把这部电影当作对当年的怀念吧,看着人物提到“老杜”、“星仔”,真的有一种时光已逝、影坛迭代的感觉。如果未来有一部限定剧集或者纪录片,去讲述香港的十几二十年…

  • 揭璎玑 0小时前 :

    你就把梅姑所有影音采访舞台表演和朋友的点点滴滴剪一起,做个还念纪录片式的电影,也比这煞有见识的拍个人物传记类的四不像强百倍。

  • 寿鹏鹍 9小时前 :

    作为她的第一部(希望不是唯一一部)传记,这样的取舍也能理解。对我来说,梅艳芳不仅是个艺人,也是个艺术家,更是个伟大的女性,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她,向她学习。而这点,这部电影也做到了,希望这部电影卖得好些。

  • 文嘉 8小时前 :

    很想看到她的电影

  • 双安春 4小时前 :

    在曾經哺育和影響華語地區一代人成長的港台演藝界,在個性足以支撐起一部傳記片者當中,既承載和篤信本土價值、又不隸屬於激進本土派的梅艷芳,近乎算是唯一的相對“安全”的主人公人選。而當梅姐之死仍未被時間拉開足夠的距離,成為足夠經典化、得以加以充分討論的歷史事件,閱讀這樣一部試圖涵納梅艷芳完整生平歷程的傳記片,它沒有/不能拍出的本事,就相比拍出了什麼更值得關注,例如梅姐對政治事件和民主化運動的態度及作為,而梅姐最得意之門生和兩位關係緊密的填詞人則在傳記片中全然缺席,不少尤可“在場”的角色亦以外文名模糊帶過。影片對於70—00年代香港時代氛圍的還原,也主要是外在的,如服、化、道、美術和佈景,而不是歷史的、心理的和思潮的。粵原,2021年11月13日10:20於盧米埃合生6號廳。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