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可叶帆 1小时前 :

    一幕缩影,一段回忆,一个出口,一丝慰藉。

  • 左天蓝 2小时前 :

    二十年不长,阴影仍旧笼罩;二十年却又弹指一挥间,彼时的欢声笑语恍若南柯一梦般虚幻。

  • 成盛 3小时前 :

    还是那句话,英国人才能做到这种冷清的温暖。

  • 佼萌阳 2小时前 :

    机长原型说她看了这部戏101次,它没有让人沉溺在悲伤里喘不过气。自始至终靠的是人性本身的脆弱、敏感、真实和温暖在打动观众。911过去了二十年,但人类还是有点希望的,不是吗?

  • 劳俊明 0小时前 :

    中间挖隐私圣母心爆发那段太讨人厌了....同情这样的人生但真不是喜欢的女性角色

  • 丽柔 9小时前 :

    四星半。已经不是轻盈的性喜剧那么简单了。透过一个几乎完美的性幻想服务提供者塑造出了性压抑的理性主义者的标准模型,宗教的抑制、职业的习惯、时代潮流的背离都指向了前现代的道德主义。而这个文本优秀在于它的延展性和超越性,前现代的道德被后现代的观念持续冲击后展现的强烈的挣扎与矛盾,苏珊用虚伪的道德要求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又渴望他们对既定模式有所突破,有所突破后又感到不满,复杂的人物已然呼之欲出。

  • 怀巧兰 8小时前 :

    这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如果绝大多数人能正确理解这部电影的话,人类文明会前进好几步,(提高自尊,两性尊重,幸福愉悦,男女平等等等)。

  • 安修明 0小时前 :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好敬业的鸭。

  • 奕建义 7小时前 :

    短小精悍的独幕音乐剧,群戏很过瘾,在911事件的20周年之际,因为疫情出了流媒体线上的官摄版。小岛是纽带,在大西洋的边际,去链接那些迫降的人们,普世意义的互助与爱再次被唤醒。挺喜欢《Finale》里的一句歌词“Tonight we honour what we lost/but we also commemorate what we found”911后20年的故人如此,身陷疫情困境的今人亦如此。

  • 宿凝蝶 5小时前 :

    四次见面,对性不同形式的尝试且得到的正常反馈,随之内心不断改变对性想法,又能让身体更寻常地将性作为一件愉悦事,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去交流快乐的地方,不舒服的地方,以及渴望的时刻等,做爱应该是是生活中不需要去掩饰和假装的真实时刻,热烈的温度,交织的汗水,在欲望的海洋里畅游,哪怕你其实不会游泳/不过男主过于完美的设置,以及结尾女主跟当年的学生承认,都其实有点理想化。

  • 帅飞兰 8小时前 :

    一定要去加拿大的甘德小镇旅游。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如果说这一天我们失去了太多,那么同样的这一天在地球的某个角落还有这么一群人展现了人的力量。自然而然的,用日漫的语气就是,人类啊,多么渺小又坚韧不拔的生物。

  • 斋芳林 9小时前 :

    好喜欢。去追求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切,fantasy,pleasure,而不是执着于现实的泥沼。

  • 徭绮山 2小时前 :

    这是疫情前最后一张票,也是疫情来临第一场被取消的票。

  • 孔惜珊 0小时前 :

    空气甚好天空湛蓝。

  • 奇星 0小时前 :

    从另一个角度写911事件的加拿大音乐剧,二十几位中老年专业音乐剧演员展现了精彩的技艺,值得观看。有点像我们5、60年代看的法国电影《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样,展现了灾难面前人类的团结、奋斗精神。在豆瓣评论中看到一篇讲述911事件全过程的记述,则是我的最大收获。会转到朋友圈和微博,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

  • 斛痴海 1小时前 :

    白左昼颜刻板印象:黑人-性能力,爱尔兰-保守天主教。。上世代女性的内心矛盾、戏剧冲突和和解都不很能共感,高开低走。支持大荧幕更多的女性叙事,感谢艾玛汤普森激情出演,男孩好帅。@odeon guildford with chi

  • 城秋芳 6小时前 :

    在糖衣包裹的梦幻之后又拔高到另一个层面了。普通人能够共情的角度太多,说教的态度又非常温和,看到的现实都变得有些浪漫了起来。

  • 卫秀琴 6小时前 :

    220508,在这个疫情严峻的当下,在隔离的房间里,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喜悦、感动与希冀。第一次看这样的百老汇音乐剧录像,真的是绝好的现代艺术啊,一方小小的舞台,简单的布景与道具,却生动地表现了这样一个饱满的故事,厉害厉害。

  • 少巧云 1小时前 :

    P.S.希望等自己七老八十的时候也能对世界抱有幻想啊~

  • 塔星津 4小时前 :

    挺有教育意义的。艾玛·汤普森也算是突破自我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