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卿嘉美 4小时前 :

    能看出是用心之作但剧本真的一般,结尾的感情渲染太刻意了以至于到最后一刻有点跳戏。摄影是好看的,朱老师也是好看的,最爱的是养老院那天晚上的那场哭戏。

  • 卫诚化 9小时前 :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巫忆彤 3小时前 :

    一开始也很不理解最后那一段,后来我意识到,她是想能救一个是一个啊,而Tony就是她最有可能救下来的那个,不是莫名的感情线,是真的无力与绝望,是孤注一掷,是别无选择。

  • 昌文昊 7小时前 :

    这才是真正的小正大 几乎都能被称作是后covid时代电影的开山之作了 从个体出发 对权势和政府体制进行强而有力的控诉 不一味歌颂 让人回归人的本质 该犯错时犯错 该牺牲时牺牲 最近在看野田高悟的剧本结构论 里面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 电影不是用来宣传的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 依然还是得回归到平民的生活上 没有人的生活是美满的 真实地展现生活中的苦痛和不如意 也呈现所谓的“不幸”结局 才能与世界电影齐肩 judie comer太绝了 她的呼吸完全carry住了整部片子 长镜头下的演绎一气呵成 绝

  • 仪寄琴 5小时前 :

    When did our lives stop being worth the same, eh?

  • 受星剑 5小时前 :

    新冠下的护理机构,疫情初期的风口浪尖。为了感情线的发展,结尾稍微有点戏剧化了。

  • 休星渊 4小时前 :

    后半部分有点too much 但是我夫演得好

  • 余芳洁 8小时前 :

    末了,给保守党政府一记耳光:忽视对护理院老人的保护,致使因新冠而死的人中有四成属于护理院的老人。

  • 初优 1小时前 :

    全程看朱迪科莫那张无瑕疵的脸我是没意见,只是老跑焦受不了。本片导演对摄影有病态的执念,手持、长镜头、大特写,这三件事偏要同时做到,是要用画面给观众增加压迫感吗。

  • 姓卓逸 4小时前 :

    我们总要记录一些真实,而非一味地歌功颂德。

  • 卫汪丰 4小时前 :

    以及,一遍遍想起重要的人的死亡,这真是一件太残忍的事。

  • 图门英华 8小时前 :

    你随便骂我就是不改可比你闭嘴我改恐怖多了。

  • 光奇思 6小时前 :

    沉浸感真好,还是得由小见大,本来都能达到效果,可咱总是搞反。

  • 华龙 9小时前 :

    没看懂结局塑造的话:因为她是个很好的人,但她从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对待,所以她不希望一个好人,被那么对待。属于一种自我救赎。

  • 偶鸿畴 9小时前 :

    好家伙,你瓣共情专供片哈。这片子的剧情走向挺迷惑的。

  • 和春兰 3小时前 :

    A solid 8. 除了飞越疯人院情节稍微突然,关于新冠的以小见大和绝望拍的真好

  • 恽言文 7小时前 :

    关于公共卫生、医疗机构运作议题的电影总是拍得太少而不是太多,新冠疫情刺破全球医疗体系表面的平和,彻底暴露体系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公和特殊弱势群体权利待遇的不平等,并由朱迪科默担纲,对政治聚焦是有利的。从对阿兹海默症患者尊重的匮乏、到护工职业素养和薪资水准的无暇顾及、到老弱病极端弱势群体的集体无视,再到制度设计的教条化和“反人性”,连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尚且力有未逮,可见人类整体观念上共情力和同理心的萎缩。如同《地球改变之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日本一系列《下游老人》《无缘社会》等书籍中都体现的珍贵的人文关怀,电影所传递的有关社群“暗面”应该拥有充份关注的意旨,每个人都该去思考。行使每一项决策,都务必代入受害者身份,要明白条条框框也好、规则也好,都该服务于人,把人放第一位,尤其是身边的人。

  • 哀新知 3小时前 :

    你能保证你永远都会是被重点救助的那个对象吗?

  • 微生心语 5小时前 :

    护理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人文,国内可以这样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吗?至于新冠,2022年之前我为中国自豪,现在。。。

  • 信夜春 4小时前 :

    抛却叙事的技巧,只关注生活的一种状态。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