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宜绮晴 1小时前 :

    5.5分。太长了,居然比上一部还长。前一个小时还稍微有点意思,至少视听上的娱乐性尚可,之后就不知道睡着了几次。唯一的记忆点是我(线上)采访了拉米·马雷克,尽管过程相当灾难。

  • 周笑柳 0小时前 :

    这个年代,007也只有拍成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波澜了。

  • 傅易梦 7小时前 :

    我妈是克雷格死忠粉,所以也跟着看了,以前只喜欢布鲁斯南,觉得克雷格就不是007一度非常拒绝他。带球跑这剧情怕是b站剪辑看多了😂,女007竟然没有其他几个女性出彩,毫无亮点可言。断断续续花了四个晚上看完全片,居然第一次get到克雷格的魅力,看来要好好补课了。

  • 年鹏 2小时前 :

    三星半。这部有个很显著的问题是居然接着讲幽灵党的故事,拜托,幽灵党太烂了,救不回来的。丹邦系列前期构筑在Vesper的死之上,自此以后才是特工生涯的孤绝之路。后期则一直在试图追问到底邦德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他要往何处去。Skyfall的解答有些哲学意味,去掉浮华,回到本质和过去,以迎来新生。但新生之后呢?幽灵党给出的终极归宿是爱情。但如果说失去挚爱是邦德的开始,却无法说服观者它还能再次成为落脚点。他已经走得太远,再用爱情收束一切意义实在太偷懒了。何况斯旺这个角色塑造极其失败,和邦德也爱得莫名其妙——她就是为了给邦德归宿而生造出来的。这部用家庭作为结尾,当下的确感人,但细想就觉得没劲和俗套。哎,说归说,这么多年丹邦看下来,还是很唏嘘。真的舍不得。不过也好,退休啦,丹叔继续去演Blanc侦探吧!

  • 习浓绮 7小时前 :

    看完结尾……原来007的小名叫无暇……以及思忖良久,无暇同志,我还是想要告诉你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其实萨古鲁的安伽玛达那就那可以治好你,死大可不必。

  • 妍桂 4小时前 :

    打高了,还是有情怀在,当娱乐大片还是够格的。He deserves a proper goodbye, so here we have this one. Bond还是挺有延续性的,从skyfall开始的old dog主题延续。就是这个反派,简直回归Dr. No那个古早套路,整个MI6诸位都像工具人,人物都很碎片。Daniel Craig带着女儿去首映礼现在看完全能懂了。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is world选得好,女王秘使的记忆回来了,Armstrong的经典真万能。

  • 巫映安 6小时前 :

    终于来大银幕看安娜和蕾老师了!再算上Q(他到底要跟谁吃饭还蒸黄瓜),整体还是值回票价的!

  • 司空长旭 6小时前 :

    万达IMAX 这才是爱而不得。结局伤感,反派却莫名其妙。

  • 么雪羽 6小时前 :

    而不只是活着。我不会为了活着而虚度光阴,我要用尽生命的每一秒。 ”这句话也启迪了我,将一直激励着我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 掌碧莹 4小时前 :

    男神最后一部007➕大帅比凯瑞福永,应该算满意的。福永拍得🉑。故事吧,你知道的,不重要。。。总的来说就是总结一下男神这几部,画个句号。后面有点长,但看到最后又挺难过的。最后哭着听完路易阿姆斯壮老师的歌。古巴妹子不可貌相,没想到打戏那么漂亮。

  • 婧婧 8小时前 :

    千言萬語一句話,什麽鬼?以及,這劇情不是007,這劇情是隔壁的mission impossible吧?再以及,所以007終於要變成黑人女性了麽~嘛,不管怎麽說,畢竟是丹尼爾叔最後一部,總是要看個紀念的~

  • 妍碧 8小时前 :

    我们看007耍帅一直耍到老,到有娃有潜在家庭,就是再也帅不起来了。水边的追逐,那是老去的帝国男人驾着陆巡碾压几部已然老去的帝国的路虎,所以,把007从神拉回人的老克雷格,最终要以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告别吧。

  • 吉锟 0小时前 :

    7分。九艺的巨幕有点暗。我是当风光片看的。有几段还挺精彩,意大利那段最佳。2021.11.10

  • 国蕴和 9小时前 :

    刻意雕琢的古典死法,这也是为什么非粉丝比起阿汤哥更愿意看bond,对于垂暮的日不落之国的dignity和gentleness天然好感。时间出现太多次,从与玛德琳重逢那一刻起倒计时已经开始,最后毫无疑问邦德死于心碎。玛德琳问你知道我最讨厌你哪一点嘛,邦德第一回答是时间观念。片名明明是no time to die似乎还有转机,女特工把科学家踢下生化池才终于点题:time to die。很有意思,片头没看见,但有一句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直到片尾玛德琳哭着说just hope we have more time。反派更知道邦德弱点how to break his heart,所以邦德并不是无暇赴死而是主动赴死。莎味儿。

  • 伯赏婷然 8小时前 :

    对不起,不是no time to die,是导演的画外音,答女主:“no time!TO DIE!!!”

  • 剑沛蓝 7小时前 :

    总体感觉保持了上一集幽灵党的水准,但依然没有超越skyfall,前半部从退休到复出再到找到幕后黑手的情节都比过往几部要曲折,但最后在小岛里的战斗没有特别惊艳,培植毒物的场景概念设计有点科幻,但可惜这些元素没有关联到更多的日本文化,甚至都没有一个会用武士刀的杀手,其它主题都是老调重弹,这次的邦女郎一个负责搞笑一个负责做电灯泡,会不会下一届007变成女特工?

  • 婧弦 2小时前 :

    无数次预演和传言过的告别真实地发生,Phoebe作为新血加入其中;重复与期待并存,左右互搏,最终依然呈现了一次稳妥、并且什么花招都没漏下的“汇演”。Lashana Lynch与Ana de Armas所组成的新鲜力量被各自分到的有些分量的出场,“Q”的几句足以改变什么的台词盖章…种种写满了这终将是退场的时刻,并且亟需有新的亮相来重述这个久而弥新的标题;感谢所有付出,感谢参与其中。【Daniel Craig,我还记得你“欠”了Showtime和Franzen一部剧,赶紧支棱起来吧】

  • 卫秀凤 5小时前 :

    片头的冰霜天使好美 前半段ok anna出场好帅好美 后半段冗长无趣催人入眠 夕阳光线里 女主抱着女儿坐船离开的画面 美如圣母像 ben wishaw还是好可爱 喜欢他家的风格 结局我不敢相信..

  • 咎静枫 4小时前 :

    5.5分。太长了,居然比上一部还长。前一个小时还稍微有点意思,至少视听上的娱乐性尚可,之后就不知道睡着了几次。唯一的记忆点是我(线上)采访了拉米·马雷克,尽管过程相当灾难。

  • 卞夏柳 8小时前 :

    三星半,为赋离情强说愁,幕落人亡万事休。如果说007系列是固定元素的复沓呈现和创作公式的不断套用,那丹尼尔·克雷格便是这无尽长歌里的一段转调,不只是“更硬汉了,也更深情了”,更体现在他被凿上新世纪价值观的刻痕,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伤与痛,有恨与悔,不必时时优雅,不必事事成功,会死,会爱上他人。他从神变回了人。再见了,你眼里的蓝。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